昨天,腾讯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游戏业务表现出色,正如马化腾年初所评价的那样“非常争气”。在本季度,腾讯游戏收入高达595亿元,国内游戏业务同比增长24%,海外游戏业务同比增长23%。回顾腾讯游戏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增长模式已从单纯依赖数量转变为注重质量,尤其是长青游戏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此次财报特别指出,游戏业务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多款长青游戏,如《王者荣耀》和《穿越火线手游》,它们在一季度的流水均创下历史新高。此外,天美的另一款游戏《三角洲行动》也备受关注,其日活跃用户数在今年4月突破1200万,成为近三年来新发布游戏中平均日活跃用户数最高的产品。
《王者荣耀》和《三角洲行动》并非首次登上腾讯财报。自2015年上线以来,《王者荣耀》已34次出现在腾讯财报中,多次取得“中国第一、全球第一”的佳绩,并创造了诸多纪录,其中“日均1亿DAU”更是令人瞩目。《三角洲行动》则凭借其在全球上线后在移动端和PC端均呈现出的逆势增长曲线,连续亮相财报。值得一提的是,在腾讯副总裁姚晓光的带领下,天美在新一轮战略与组织升级后,多款产品在本次Q1财报中表现出色,这是天美交出的首张成绩单。
在游戏市场进入横盘期,赛道饱和、用户兴趣衰减等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背景下,寻找游戏行业新的增长动力成为全球从业者共同面临的问题。腾讯的长青游戏战略布局下,天美所展现出的出色业绩,或许能为厂商在市场结构变化中应对挑战、穿越行业周期提供借鉴。
长青游戏,知易行难
身处游戏行业一线的厂商们,无疑都能意识到长青游戏的重要性。然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青却困难重重。以最早提出长青游戏概念的腾讯为例,其对长青游戏的定义为“年流水超过40亿元且季度平均日活跃用户超过500万的手游或超过200万的PC游戏”。
对于长青游戏概念的理解,中国公司与海外公司存在一定差异。近年来,随着游戏市场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亚洲与西方游戏市场在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上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服务型游戏因此成为众多海外主机游戏厂商大力投入的领域,但这些厂商在追求长青服务型游戏的道路上并不顺利,不少项目最终被取消或裁撤。
尽管中国公司在服务型游戏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仍存在一个容易混淆的问题:长期运营的游戏是否等同于长青游戏?一款服务型游戏要实现长期运营,只需保持盈利,即维持一定的用户规模和付费率即可。而真正的长青游戏,不仅要求游戏自身实现长时间的用户增长和营收增长,更要成为推动游戏厂商业务增长的高质量动力源。这比打造一款“爆款”产品更为困难,不同类型的游戏面临着不同的挑战。
以目前游戏行业中占比较大的买量游戏为例,其主要依靠流量,通过持续导量来维持一定周期内的增长。然而,相当一部分游戏的留存情况不容乐观,业界普遍认为大部分游戏留存率遵循“421”模型,即次日留存40%、周留20%、月留10%。以国内外大多数买量厂商重点关注的SLG游戏为例,能达到1%-2%的年留存率已属不易。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厂商往往不得不以牺牲利润率为代价来维持收入规模,并且一旦某游戏细分品类的用户池耗尽,该产品便会走向衰落。此外,市场买量价格不断攀升,进一步加剧了买量游戏长线运营的风险。
再看近年来风头正劲的内容向游戏,实现长青的最大困境在于维持内容更新需要庞大的开发团队以及稳定、持久的工业化生产管线。即便游戏厂商能够做到这些,还需担心玩家对工业化生产内容产生的倦怠感,这种倦怠感会随着游戏年限的增加和同类产品的增多而不断累积。“厂商产能永远跟不上玩家消费内容的速度”,几乎成为内容向产品难以解决的结构性矛盾。
至于平台型游戏,包括以UGC为主要玩法的项目,它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是需要组织大量用户长期为游戏创作内容。由于游戏用户的天性使然,消费意愿远大于生产意愿,即只有极少部分游戏用户愿意在平台型游戏上主动创作内容。因此,平台型/UGC游戏要实现长期稳定运营,需要更庞大的用户规模,同时降低用户的创作门槛也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总而言之,无论何种类型的游戏,要成为经久不衰的长青游戏,都需要在产品自身沉淀一套用户认可的经典规则,甚至成为某个赛道的标准制定者。这也意味着如今的游戏行业更趋近于赢家通吃的局面,例如腾讯此次Q1财报中提及的多款游戏,《王者荣耀》的日活跃用户数破亿自不必说,《三角洲行动》1200万的日活跃用户数也创造了行业内近三年新发布游戏的最高纪录。
那么,同时拥有《王者荣耀》和《三角洲行动》的天美,在维持长青方面究竟凭借什么领先优势提高了同比增速?在新品突破方面,又采取了怎样的策略使新品能够迅速迈入准长青游戏的行列?
两个抓手,穿越周期
在财报电话会上,腾讯高管对腾讯游戏业务首次使用了“品类领导者”这一表述,这得益于天美等头部工作室的出色表现以及在全球市场激烈竞争中的正面验证,体现了腾讯管理层对腾讯自研工作室竞争力的充分自信。
如今的腾讯已成为全球游戏市场的“棋手”,与十年前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从战略成果来看,有两个核心场景抓手:一是旗舰游戏如何保持长青,二是新游戏如何抓住机遇。这恰好对应了《王者荣耀》和《三角洲行动》的亮眼表现——穿越行业周期的秘诀。
·长青续航
要理解天美如何维持《王者荣耀》这样的旗舰产品长青,首先要考虑产品所处的竞技赛道。规则驱动玩法的竞技游戏在全球游戏市场中独具特色,在端游时代,竞技游戏往往被国外厂商的知名作品或玩家自创的MOD所占据,中国自研竞技游戏的发展机遇直到手游时代才真正到来。
回顾《王者荣耀》2015年发布之初,行业不乏各种创新想法,但这款长青游戏的起点却是核心技术攻坚,解决了诸如弱联网、断线重连、手机硬件性能限制以及不卖数值的竞技手游如何变现等一系列工程难题,当时这些问题尚无标准和参照物,也难怪包括硬件厂商在内的许多人对竞技手游持怀疑态度。
事实证明,《王者荣耀》不仅攻克了所有技术难关,还通过公平竞技和社交体验,推动MOBA这一强竞技品类在用户规模和用户情感投入方面实现了“全民化”。自上线第一天起,《王者荣耀》就在游戏中融入了众多中国本土英雄角色,让玩家在潜移默化中将情感投射到游戏角色中,并通过不断在版本、运营和内容上推陈出新,营造出国创体验,引发更广泛的玩家共鸣,即让玩家觉得游戏好玩,并愿意为之付费。
作为一款国民级游戏,《王者荣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进行“自我革新”以保持活力。经过长达十年的坚持,《王者荣耀》证明了长青游戏需要对产品和用户投入持久的耐心,这不仅带来了丰厚的营收回报,还成为了当下年轻人喜爱的社交与生活方式。
在体验革新方面,《王者荣耀》大胆推出了10v10、势力对决、觉醒之战等创新对战玩法,丰富了MOBA品类的趣味性和新鲜感,并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创新体验。例如去年推出的灵宝系统,如今已成为众多玩家的情感寄托,玩家与灵宝互动,体验到了养成“电子宠物”的乐趣。
在运营优化方面,针对匹配机制、赛后评分、英雄平衡等竞技游戏常见问题,项目组通过多渠道收集玩家真实诉求,利用直播、线下交流等方式实现与玩家的近距离沟通,并据此进行迭代优化,使老玩家的游戏体验不断提升,让流失玩家看到回归的希望,同时也吸引了大量新玩家。
·爆款破局
如果说《王者荣耀》展示了天美在手游市场早期如何攻坚拓荒,“摸着石头过河”打造旗舰级长青游戏,那么《三角洲行动》则说明了天美在存量竞争时代如何打造高潜力新品。
“枪车球”赛道向来玩家众多、竞争激烈。近年来,全球射击赛道的本质变化是刺激体验的迭代,从以人头(爆破)、时长(吃鸡)计分到以物资(搜打撤)计分规则的转变,同时用户对游戏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面对赛道变化,《三角洲行动》不仅在画面表现上对标海外顶级射击游戏,实现了跨端游玩的流畅体验,还在大战场模式容量扩大、搜打撤模式准入门槛降低等方面做出改进,以追求更高的用户包容性,致力于打造一款让更多人能玩且喜欢玩的射击爽游。
在《三角洲行动》中,玩家既可以选择“全副武装刚枪猛攻”,也可以“身着破旧装备进场当‘伏地魔’”,不同类型的玩家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游玩方式,并获得乐趣。用研发团队在今年GDC分享时的话说,就是“让玩家成为自己的英雄”。
或许这就是《三角洲行动》上线半年来迅速增长,成为近三年新发布游戏中平均日活跃用户数最高的产品的原因,它再次提升了FPS游戏的上限。这表明天美能够准确洞察市场结构和玩家需求的变化,并通过长期积累,推出符合市场偏好的产品。凭借深厚的研发实力,《三角洲行动》为玩家提供了超出预期的高质量游戏内容,全面提升了玩家的游戏体验,实现了FPS圈层游戏品质的跨越升级。
事实上,自2008年成立至今的17年里,天美成功构建了丰富的产品矩阵,涵盖MOBA、射击、竞速、派对、SLG等多个领域,这背后是“内容、玩法、技术”多元尝试、深耕突破的战略布局理念。随着腾讯游戏2025 Spark发布会推出的《王者荣耀世界》《逆转:未来》,以及去年宣布与卡普空合作开发的《怪物猎人:旅人》等新品陆续上市,天美将在更多品类上挑战长青极限。
国研崛起,预见未来
在刚刚结束的Q1财报季,各家游戏产品的业绩亮点往往会引发资本市场的震动,但很少有人关注产品业绩背后的游戏团队。
回顾腾讯、网易、米哈游、游戏科学等公司在全球市场接连取得成功,从代理到合研,从原创到引领,甚至敢于叫板海外巨头,行业竞合格局正在迅速改变,一批世界超一流的中国自研游戏工作室应运而生。而比游戏长青更具挑战性的是开发团队的长青。
·把握趋势
开发团队的首要素质是把握行业趋势,洞察市场和用户习惯的变化。例如,多端融合是近年来长青游戏的一个重要趋势,这并非出于规避渠道收入分成的考虑,而是因为大屏与小屏的用户体验具有互补性。对于在手游时代崛起的新贵厂商而言,这意味着穿越传统模式;而对于像天美这样经历过PC、移动时代的工作室来说,则是顺势而为。在通过《王者荣耀》《QQ飞车》系列、《使命召唤手游》《合金弹头》等代表性产品积累了主机/PC/街机游戏体验移动化的经验后,天美近期及未来的几款新品,如《三角洲行动》,均直接采用双端并行模式,让不同平台的用户都能充分体验游戏乐趣。
·玩家至上
无论是《王者荣耀》等成熟产品,还是《三角洲行动》等潮流新品,其研发和运营理念的核心都是玩家至上。从品类用户的核心诉求出发设计玩法内容、营造心流体验,同时通过社交媒体、玩家社群收集用户反馈,对产品进行快速迭代和优化,从而使游戏保持“常玩常新”,能够紧跟市场潮流推出受用户喜爱的内容。
过去常说腾讯游戏“插根扁担就能开花”,但在如今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面向流量做游戏的时代已经过去,这种说法也很少被提及了。
·人才密度
发现品类机会后,还需要强大的执行落地能力,这要求研发团队具备扎实的人才密度和丰富的品类经验。以《三角洲行动》研发团队天美J3工作室为例,从早年的《逆战》《CF手游》到《CODM》,在射击品类上十多年的深耕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密度。这正是《三角洲行动》能够达到如今顶级游戏品质的关键——目前在行业内,单一工作室在同一品类实现跨周期跨平台的情况较少,能够让产品孕育出IP并发展成为文化现象的更是寥寥无几。随着XR等新一代游戏设备逐渐走出发展初期的困境,有些人会停留在过去,而有些人则将创造未来。
中国游戏产业“大而不强”的时代已经结束,随着全球游戏行业的蓬勃发展,下一次谁能穿越周期?或许这个答案可以从天美身上找到——天公作美,事在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