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好像坚信自己还是要投身到服务型游戏的开发当中。
PlayStation工作室业务集团首席执行官赫尔曼·胡尔斯特终于说出了他对《星鸣特攻》项目的看法。
身为负责管理PlayStation旗下开发团队的高管,胡尔斯特在工作室项目的开发决策里起着关键作用。《星鸣特攻》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而胡尔斯特是其中的核心人物。之前内容创作者科林·莫里亚蒂爆料说,正是胡尔斯特决定一直给这个项目投资直到发布。据说,他曾把这款游戏当作“PlayStation的未来”,觉得它是像《星球大战》那样能衍生跨媒体作品的IP。
今天,胡尔斯特和PlayStation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西野秀明、财务与企业发展高级副总裁林恩·阿扎尔一起参加了投资者炉边谈话(也就是问答环节)。在回答关于《星鸣特攻》和《马拉松》的问题时,胡尔斯特坦率地分享了他的观点:
“我们坚信服务型游戏是个巨大的机遇,但这个机遇也伴随着独特的挑战。我们之前谈到过《绝地潜兵2》的初步成功,也在《星鸣特攻》的发布中遇到了挑战。实际上,这款游戏倾注了很多心血,团队付出了巨大努力。
但最后,它进入了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领域。我觉得它的差异化不够,没能和玩家产生共鸣。所以,我们已经根据这个情况审视了流程,深入分析项目没达到预期的原因。
为了确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像我之前说的——我们引入了更严格的验证流程,不断检验创意、商业和开发层面的假设。这个计划能确保我们在正确的时机投资正确的机会,同时维持更可预测的时间线。”
胡尔斯特的表态没有证实关于《星鸣特攻》以及他个人参与的传闻细节——他既没有承认“为项目投入4亿美元”,也没有确认“将其视作索尼的《星球大战》”。但有意思的是,在场的西野秀明和阿扎尔也没有反驳他的说法。
很明显,PlayStation整体还是觉得《星鸣特攻》项目“做了很多出色的工作”。胡尔斯特和PlayStation没有把服务型游戏当成错误,并且坚信未来能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功。但可惜的是,这也意味着他们还是愿意承担风险,而这样的风险可能会导致未来更多的裁员和工作室关闭。虽然听起来有点讽刺,但我们还是希望他们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找到服务型游戏的突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