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点111
说起“国潮”,不少人可能立刻就会心生抵触。
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包装印有古装美女、价格便宜但质量不佳的“国潮”外卖。它们大多采用同质化的“国潮”包装,不仅制作粗糙、口味欠佳,还常因卫生问题登上新闻,简直成了便捷却糟糕的选择。至于“国潮”二字,仅仅因为包装有所关联就与外卖捆绑,在这些负面新闻影响下,逐渐沦为贬义词。
但实际上,国潮元素本身并无问题,玩家吐槽最多的,是这些外卖的本质,而非国潮本身——做工粗糙、毫无诚意。像武侠、山海经、四大名著等正宗的国潮,依旧深受人们喜爱。
只是,当部分厂商嗅到“国风”题材或相关元素的商机,纷纷投入制作与包装时,“国潮”泛滥便难以避免,游戏领域也是如此。一时间,不少游戏都流行起“国潮包装”,众多厂商绞尽脑汁在自家产品中植入国风元素,以吸引玩家关注。然而,大多最终都变成了“想法未必不好,但执行却很糟糕”的结果。
如今,这股“国潮”风又在游戏圈掀起波澜——原本就参差不齐的国风游戏圈,因《黑神话》爆火,引发了“国潮”游戏新一轮的井喷。
具体到游戏中,就成了“喊口号”。比如仅停留在视觉层面的古风套皮,或是营销噱头,对国风的诠释只浮于表面,毫无内涵。
所以,口号响亮是一回事,真正将国风融入游戏体验又是另一回事。在这方面,《逆水寒》手游曾提供过不少可借鉴的范例:比如曾被央视点名表扬的梨韵阁,作为资料丰富的“赛博戏院”,至今仍在不断扩充剧种与曲库,甚至产生了现实影响,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年轻的戏曲爱好者。
在游戏二周年之际,《逆水寒》手游与上海越剧院的《红楼梦》联动,是否还能再次给玩家带来一些小小的“国风”惊喜呢?
“国潮来袭”
不过,不少《逆水寒》手游玩家对这场周年庆的盛大联动,并未表现出过度激动,更多的是“波澜不惊”。原因无他,只因《逆水寒》手游带来的大场面太多,玩家们已司空见惯。
对国风的推崇,从《逆水寒》手游游戏内容中国风元素的出现频率便可看出。光是梨韵阁的频繁更新以及与戏曲界大腕的高频联动,就潜移默化地提高了玩家们的期待值,更不用说原创戏曲副本这种别出心裁的“宣传”方式。如今推出越剧与《红楼梦》这样的重磅联动,玩家们看似“波澜不惊”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这次联动,虽是《逆水寒》手游历次跨界联动的一小部分,却也保持着同等的高水准。
二级演员“王派”花旦李旭丹 饰黛玉 二级演员“徐派”小生王婉娜 饰宝玉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以《红楼梦》为题材改编的艺术作品众多,但上海越剧院创排的越剧《红楼梦》,仍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游戏最新版本中,玩家能在枫林小驻的戏台上,重温上海越剧院李旭丹、王婉娜老师演出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黛玉葬花》等《红楼梦》经典唱段。
与此同时,梨韵阁也同步更新,其早先开设的戏剧就有越剧《梁祝》,如今越剧库又添新成员。玩家可在梨韵阁观赏上述老师演绎的《宝黛初见》《黛玉葬花》两个精彩越剧片段。通过官方对两位老师的精准面部捕捉,玩家还能亲自上阵,让自己的角色穿上《红楼梦》联动装扮,模仿角色在台上的一颦一笑、唱念做打。
巧合的是,同为越剧,先前《逆水寒》手游曾以《梁祝》为原型,与数位一级编剧联手打造广受好评的原创戏曲副本【蝶梦三折】,这次《红楼梦》联动同样打造了专属联动副本【曲韵红楼】,玩家依旧能以旁观者视角,沉浸式体验贾宝玉、王熙凤、林黛玉等人的爱恨情仇,感受贾府的红楼一梦。
如果说,接连不断的戏曲联动展现了游戏对国风文化的尊重,近期的“国风民俗季”,则体现了其对“国风”的深入理解。
玩家会发现,在近期版本上线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刺桐港,从当地极具代表性的建筑“燕尾脊”到NPC们的生活饮食,都充满浓郁的“闽南风味”,尤其是特有的闽南口音,让不少玩家倍感亲切。
抛开这些明显的地域特征,剧情中的细节也充分体现了开发组对民风民俗的了解。比如无更市中或街边小店出现的傩面,游戏通过主/支线任务以及NPC之口,讲解了背后闽南当地的非遗傩戏文化。
傩文化在各地有不同表现形式。在闽南,傩戏是先民创造的驱邪避灾、祈福纳祥的仪式,核心体现在傩面和傩舞上,这也反映在游戏NPC的舞蹈中。这种独特表演方式,反映出闽南古人向往美好生活、渴望摆脱灾难和瘟疫的淳朴愿望。
至于无更市本身,取材于“燃犀照怪”的古代怪谈,从幽暗的环境设计到拟人的人偶,都透着中式民俗特有的灵异气质,像“无日无更”“面具覆脸”这样的中式“都市怪谈”,是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中式恐怖。
如此看来,各地的民俗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库。
国风领域大神是怎样炼成的
在“国潮来袭”的当下,众多厂商都想分一杯羹,而《逆水寒》手游却一直应对自如。如此看来,《逆水寒》手游能频频被央视点名表扬,显然并非偶然。
回顾以往可知,在国风这条赛道上,《逆水寒》手游已走出自己的风格。在大宋这一古代背景下,游戏内容本就与国风元素契合,而《逆水寒》手游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主动为“国风”这碟醋包“饺子”,将其作为驱动玩法等方面的核心要素。
于是有了先前《逆水寒》手游邀请古文字系教授担任顾问,将甲骨文这一古老文字做成辨析玩法,让玩家进行“赛博考古”的寓教于乐;去年版本出现的融合敦煌壁画的时装,激发了不少玩家对敦煌文化的兴趣;近期的大航海玩法,在游戏背景上也实现了完美自洽。
除了玩法丰富多样,《逆水寒》手游对地方文化细节也十分考究。你会看到“掷圣杯”这样小众的地方风俗被融入游戏;刺桐港还原的古早闽南生活以及NPC亲切的闽南口音,引起了不少身处他乡的闽南人的共鸣;大航海玩法中,还巧妙嵌入了北宋时期发达的海贸文化;新版本中,玩家将踏入敦煌,重走陆上丝绸之路,感受“大漠孤烟直”的壮阔与浓烈的西域人文风情……
说到底,玩家对国潮的抵触,本质上是对“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反感。看看那些半吊子的“伪国潮”游戏,讲不好故事是常事,在国风与玩法融合上也很生硬,最终只能拿出套皮、贴图等元素堆砌。相比之下,《逆水寒》手游当下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