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DANA》于BitSummit试玩:几何形的梦

锚点111

《NIDANA》BitSummit试玩:几何形的梦

<
图片[1]-《NIDANA》于BitSummit试玩:几何形的梦-衣衣商务

伊東

2025年7月28日

返回专栏首页

作者:伊東

原创投稿

评论:

商城特卖

图片[2]-《NIDANA》于BitSummit试玩:几何形的梦-衣衣商务明末:渊虚之羽

218元

248元

-12%

前往购买

图片[3]-《NIDANA》于BitSummit试玩:几何形的梦-衣衣商务黑暗之魂3

120元

268元

-55%

前往购买

图片[4]-《NIDANA》于BitSummit试玩:几何形的梦-衣衣商务杀手5:赦免

12元

68元

-82%

前往购买

图片[5]-《NIDANA》于BitSummit试玩:几何形的梦-衣衣商务荒野大镖客:救赎2

88元

279元

-68%

前往购买

图片[6]-《NIDANA》于BitSummit试玩:几何形的梦-衣衣商务消逝的光芒:困兽

222.2元

248元

-10%

前往购买

我是谁?我身处何方?我该做什么?她又是谁?

从《NIDANA》的试玩展台站起身来,我只觉眼前一阵恍惚:有那么半秒钟,我竟有些分不清天花板和地面。直到我定睛环顾四周,才弄清楚自己与展台的位置关系。不过,这种诡异的空间感虽有些混乱,倒也没带来其他不良影响。

图片[7]-《NIDANA》于BitSummit试玩:几何形的梦-衣衣商务

说实话,《NIDANA》并不具备任何能爆火的游戏特质,也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玩法。然而,我还是莫名地被它那不可思议的画面表现所吸引。在众多精致的独立游戏中,这款步行模拟游戏朴素得让人困惑:没有噱头,纯粹是创作者的自我表达。透过毫无机制感的线条堆叠,作者作为“艺术家”的表达欲从画面的另一侧喷涌而出——一开始,它让我想起几年前的一款叫《多重花园》(Manifold Garden)的独立游戏,但很快我就发现,它比后者更加主观和偏执。

图片[8]-《NIDANA》于BitSummit试玩:几何形的梦-衣衣商务

相比之下,《多重花园》中的“埃舍尔空间”反倒更“具象”

简单介绍一下《NIDANA》,这是一款由PLAYISM发行的3D步行模拟游戏,主题是“几何形的梦境”,玩家要做的就是探索这个奇异的梦境。

什么?就这么简单?没错,除此之外,我在展台上没得到任何有用信息。

有意思的是,这似乎从一开始就是开发者想要的效果——事实上,自《NIDANA》初次亮相起,它就被笼罩在某种极端的神秘主义理念之下。通过互联网,你会发现其他媒体对它的描述极为有限,除了本作发行时使用的开发者昵称“lvl374”外,几乎所有人对它的了解都仅限于一款“梦境步行模拟游戏”。

图片[9]-《NIDANA》于BitSummit试玩:几何形的梦-衣衣商务

当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在社交媒体上寻找这名开发者的信息时,却发现这个叫“lvl374”的开发者从未在网络上留下任何文字信息——在他的社交媒体动态中,除了大量包含复杂几何图形的动态图片和发售倒计时外,几乎看不到任何直接的文字。你不知道这个自称“lvl374”的开发者想在游戏中表达什么,不知道他究竟是个人还是团体,甚至不知道他来自哪里。更耐人寻味的是,在这些无机制的动态图片中,一名神秘的短发女性似乎与一切都有些格格不入。

图片[10]-《NIDANA》于BitSummit试玩:几何形的梦-衣衣商务

“lvl374”发布在个人社交媒体上的作品

至于《NIDANA》的游戏内容,更像是“lvl374”的社交媒体在现实世界中的延伸,一切都被超现实的几何形迷雾所笼罩。

从进入《NIDANA》的那一刻起,玩家就会被推进这个奇怪的梦境世界。这里的一切场景都是由黑白与线条组合而成,而空间与重力关系会随着这些线条的反复拆散和组合时刻发生变化——上一秒构成墙壁的线条,下一秒就开始扭曲,化作旋转向上的解体。在游戏单一的色彩表现下,依托于传统空间结构的点线面关系也变得极具欺骗性。面对这种诡异的游戏体验,我脑中首先闪过的是一只由黑白灰组成的巨型万花筒——在空间的畸变方式上,两者确实有着某种不可思议的共通点。

更值得一提的是,《NIDANA》或许也是PLAYISM作为发行商至今在本地化支持上最“大方”的游戏——当我打开菜单中的语言设置时,看到的是包括简繁中文在内的十四门语言支持……开个玩笑,说是“本地化”,但《NIDANA》中其实并不包含任何文字类信息,非要算的话,也就只有系统菜单需要翻译一下。

图片[11]-《NIDANA》于BitSummit试玩:几何形的梦-衣衣商务

《NIDANA》另一个吸引我的地方,恰恰在于它没有使用任何文字符号,就像“lvl374”本人的社交账号一样——你在游戏中能看到的同样只有难以理解的空间和几何图形。

但这并不意味着玩家在游戏中毫无目的。相反,通过短暂的试玩,我仿佛能从这场梦境中看出一丝叙事与玩法设计的端倪。

起初,你可能会觉得这些空间只是游戏创作者的“艺术性自嗨”,直到“她”的身影在游戏过程中出现——没错,就是“lvl374”的社交媒体中频繁出现的那名神秘短发女性。看上去,她似乎只是漫无目的地在几何迷宫中出现,时而顺着伸展的空间前进,时而又做出一些好像有深意的动作,当玩家试图接近时又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果这个空间真的是她的梦境,那正式版游戏或许会为这一切给出合理解释。

图片[12]-《NIDANA》于BitSummit试玩:几何形的梦-衣衣商务

另一方面,《NIDANA》中的许多场景看似无限延伸,但其在游戏中的实际作用却更偏向于线性关卡下的“一本道”设计。由于没有文字引导,这些几何图形的畸变在游戏中必须同时承担起谜题与路径引导的职责:因为玩家不知道自己在哪儿、该干什么,所以才更倾向于凭直觉去寻找突破口。

图片[13]-《NIDANA》于BitSummit试玩:几何形的梦-衣衣商务

当然,即便作为向来不太在乎玩法的“步行模拟”类游戏,《NIDANA》也显得过于“第九艺术”了——它很少有那种来自互动体验的直接感官刺激,更像是某位艺术家的自我表达。至少在本次试玩中,它没有展现出任何更具娱乐化的趋势,我也很难想象它在正式版中能带来什么玩法上的新意。

即便如此,这款游戏所包含的信息依然让人好奇。尤其是在实际体验过试玩版本后,我对它的疑问不但没减少,反而增多了——在游戏中,“我”到底是谁?“我”在哪里?又需要做什么?

图片[14]-《NIDANA》于BitSummit试玩:几何形的梦-衣衣商务

在回去的电车上,我试着从游戏标题中寻找一些线索,结果能找到的与“NIDANA”有关的信息,只有一个带有“因果”之意的佛教用语——至于两者之间是否真的有相同语义,那大概只有等游戏实际推出后才知道了。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237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