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点111
夜里躺在床上,是不是总翻来覆去想着那些还没解决的事儿?其实啊,得学会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它可不是什么问题,没必要非得去解决。只有学会与生活的这种混乱状态共处,我们才能睡个安稳觉。
你有没有过半夜突然醒来,脑子就像停不下来的机器,不停地琢磨那些还没搞定的事情?白天的时候,我们也会胡思乱想,但到了该睡觉的时候,这种念头就特别烦人。那些我们已经反复想过上百遍的事儿,也许早就有了计划或者自己觉得已经理解了,可在现实中,事情却还没有最终定下来。这种悬而未决的感觉,就好像有只调皮的猫,一直在你心头挠啊挠。
为啥明明知道这样,我们还非要钻牛角尖呢?说白了,就是我们忍受不了不确定性,讨厌一切乱糟糟、没有个明确结果的东西。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就像个陌生的客人,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和它相处,总想着把生活弄得像系了个漂亮的蝴蝶结一样,干干净净、明明白白。可遗憾的是,生活从来都不是这样。它总是充满了模糊、未完成、别扭和凌乱,总有事情还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没完全成型。感觉到不舒服,恰恰说明我们还活着呢。哪天要是一切都变得清晰整齐、舒舒服服的,我可得说个不太好的消息:那时候说不定我们都不在了。生活的魅力和让人糟心的地方,舒服与不舒服,就像双面胶一样,永远缺一不可。
所以啊,我们的任务不是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而是要学会接受生活中有的事情已经按部就班,有的事情才刚刚开始变得一团糟,还有的事情在经历混乱之后又重新回到正轨。奇怪的是,尽管现实一次次证明了这一点,我们还是会幻想只要把眼前的麻烦解决了,让一切回到正常的轨道,就能从此高枕无忧。可生活哪有那么简单,它对谁都不偏袒。一件事情刚理顺,另一件事情又冒出来了,新的不确定和不舒服又跟着来了。只要你还活着,麻烦事儿就没完没了。
半夜醒来睡不着,又开始回想那些烦心事的时候,不妨提醒一下自己:这儿没啥需要去修补的。不舒服可不代表生活就坏了,也不用绞尽脑汁去解决。事情之所以没个准儿,是因为它还在发展,还没到结束的时候,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成别的样子。这个过程急不得,夜里翻来覆去想也没办法推动事情前进半步。乱糟糟就是生活的常态,哪怕感觉不舒服,那也只是生命在按照它自己的节奏跳舞。我们夜里要做的功课,不是去解开这些乱麻,而是试着和生活中的这种不适和平共处,接受那些一直存在的“不完美”。没解决的事儿、还在进行中的事儿、乱七八糟的状态、不舒服的感觉、未知数……欢迎来体验现实的真实模样。
与其在床上翻来覆去,不如想想白天遇到的有趣事儿,比如街角那只笨笨的小狗追着自己的尾巴转圈。生活就像那只小狗,总会有意外,也总会有让人发笑的地方。接受生活本来的样子,说不定能让夜晚多几分平静,少一些纠结。睡不着的时候,就轻声对自己说:“没事儿的,就这么着吧。”然后闭上眼睛,把那些杂乱的事儿交给梦境去处理。
本文译自 Psychology Today,由 BALI 编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