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点111
从糖尿病到狼疮,自身免疫病折磨着无数人。如今,新疗法有望重启免疫系统,一剂下去就能缓解多年症状,50年的研究或许即将迎来重大突破。
15岁时,Pere Santamaria被诊断出患有重症肌无力,这种病致使他的肌肉极度虚弱,连视线都变得模糊不清。他回忆道:“我看什么都是重影。”正值青春期的他,突然无法再打球,生活就此彻底改变。为控制病情,他不得不服用高剂量的类固醇,整个人肿得像个气球。“这对我打击很大,”他说,“我一心想弄明白这些病究竟是怎么回事,期望有朝一日能帮助他人。”
这些药物仅能压制免疫反应,却无法根治疾病。多年来,Santamaria不仅要与重症肌无力作斗争,还陆续患上了其他自身免疫病。这份执着促使他成为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一名免疫学家,致力于研发新疗法。如今,他的研究有了成果:通过重新调整免疫系统,人类或许能够终结这场与自身组织的“内战”。更令人欣喜的是,有些疗法只需一次治疗,就能让患者多年都不再出现症状。自身免疫病的终结,真的近在咫尺了吗?
我们的身体拥有两套防御系统。先天免疫系统宛如粗犷的卫兵,皮肤阻挡细菌入侵,巨噬细胞吞噬入侵者。用Daniella Schwartz的话来说:“它们不加区分地消灭那些不像人类的坏家伙。”而自适应免疫系统则更为精妙,由B细胞和T细胞操控,它们能够识别病毒表面的抗原,精准打击敌人,还能记住这些“面孔”,这便是疫苗的原理所在。然而,这套系统偶尔会失控,将自身细胞误认作敌人,从而引发自身免疫病。比如,狼疮是因为B细胞错误地攻击了人体DNA,而1型糖尿病则是T细胞破坏了胰腺里的胰岛素细胞。
究竟是什么触发了这些疾病呢?Frederick Miller曾在北卡罗来纳的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环境因素,他表示:“可能是基因与环境的复杂交织,而且因人而异。”这些疾病并非一夜之间爆发,而是潜伏多年,逐渐侵蚀患者的生活。Santamaria形容道:“它们让你身心俱疲,对家庭也是毁灭性的打击。”传统治疗方法,就像他小时候使用的类固醇,虽然能缓解症状,但却会使感染和癌症风险大幅飙升,因为整个免疫系统都被抑制住了。
50年来,科学家们一直梦想着让身体重新接纳自身组织。如今,这个梦想终于看到了曙光。CAR-T疗法原本用于治疗血癌,如今在狼疮患者身上也展现出了希望。医生从患者体内取出T细胞,在实验室进行改造,使其能够识别并消灭引发狼疮的B细胞。重新注入后,这些细胞如同按下了重启键,重建起健康的免疫系统。Schwartz兴奋地说:“有些人接受一次治疗后,致病B细胞就再也没有出现过。”2022年,Georg Schett在德国带领团队对5名重症狼疮患者进行试验,结果所有患者症状都得到了缓解,其中一些人近4年后依然没有症状。“这效果太棒了,”Schett说,“因为要从零开始重建一场自身免疫病并非易事。”
这种疗法的潜力还在不断拓展。伦敦大学学院正在进行一期试验,测试其安全性。但它也存在风险:消灭B细胞可能引发致命感染,而且每次治疗费用高达60多万美元。Miller担忧地说:“不是所有人都能负担得起。”不过,好消息是,更便宜、更安全的替代方案也正在研发中。Santamaria研发的Navacims纳米药物就是其中一例。它针对T辅助细胞,这种细胞本应帮助B细胞对抗外敌,但在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中却误导它们攻击自身。Navacims用高浓度的自身抗原“轰炸”这些叛徒,将它们转化为抑制免疫的调节性T细胞。“它们从破坏者变成了守护者,”Santamaria说。目前,这项技术在动物实验中对肝病、糖尿病和多发性硬化均有效果,人体试验也已经启动。
还有更巧妙的办法。肝脏是个宽容的器官,每天处理来自肠道的抗原和老旧血细胞。Jeffrey Hubbell在纽约大学突发灵感:能不能利用这一点打造“逆向疫苗”呢?普通疫苗是教免疫系统攻击病原体,而逆向疫苗则是让它忘记自身抗原。他将目标抗原绑在聚合物上,送至肝脏,诱导产生调节性T细胞,从而平息炎症。2023年,他的团队用这一方法治好了患有多发性硬化症的小鼠,小鼠的神经功能得以恢复,症状也出现了逆转。“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疗效,太令人振奋了,”Hubbell说。现在,类似技术正在进行人体试验,用于治疗乳糜泻和多发性硬化。
与此同时,BioNTech也在用mRNA技术增加调节性T细胞,试图教会身体停止内斗。这种方法的精妙之处在于,它无需搞清楚每种疾病的所有病因。只要针对一个抗原,就能平息所有相关炎症。Hubbell说:“它能压制你不知道的抗原,这太让人激动了。”
50年的努力似乎即将迎来收获。Santamaria满怀希望地说:“我相信未来孩子确诊时,能够用上这些疗法,过上正常生活,而且不用担心感染或癌症。”当然,这些方法还需要经过严格试验,但他坚信:“从动物实验来看,我们有前进的方向。我很乐观。”
本文译自New Scientist,由BALI编辑发布。